起点新闻:重磅!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发布

2023年02月09日《起点新闻》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jpg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由势转能的关键之年。全年工作总体要求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和全省开展“三个年”活动动员会部署要求,以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获批建设为契机,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为牵引,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构建全域协同创新驱动发展格局为路径,以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为重点,以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支撑,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保障,坚定不移建好用好秦创原,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动力。

秦创原.jpg

一、打造“一总多区多平台”,构建全域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1.提升总窗口集聚辐射效应。打造沣东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建设样板,加快推进沣西成果转化“加速器”总基地建设,依托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一批两链融合“促进器”示范基地。实施总窗口“两链”融合项目,支持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总窗口申报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好用好科技大市场、人才大市场、资本大市场等,加快引进培育一批高质量项目、平台、机构、企业,全年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300家。

2.因地制宜打造秦创原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依托高新区主阵地,全力支持西安高标准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咸阳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培育建设宝鸡“两链”融合产业示范区、铜川“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安康协同创新示范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杨凌旱区农业创新引领区等,构建形成全域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3.布局建设“三器”平台。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在每个市(区)布局建设1个特色化立体联动“孵化器”,支持有条件的市(区)建设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支持总窗口在各地市建立协同创新基地,鼓励各地市在总窗口建立离岸研发中心、飞地孵化器等,推动总窗口与各地市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二、深化“三项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4.推进“三项改革”举措走深走实。抓好《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落实,推行“先使用后付费”“权益让渡”“先投后股”等新举措,跟进解决“转得更快、转得更好、转得更多、转得更安全”问题。鼓励总窗口和有条件的市(区)开展先行先试,创新与高校、院所的合作方式,吸纳承接先进技术成果。支持西安理工、西安建大、陕科大等高校开展新一轮综合试点,从操作层面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5.持续组织开展路演活动。按照“每周发布+月度专场”形式,分类举办重点产业链专场路演、高校院所专场路演、路演地市行等200场次,采取“以演代评”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推进1000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办好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构建“发布—遴选—参赛—评价—项目支持—转化落地”一体化科创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6.完善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机制。举办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对接洽谈会,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建设,探索股权托管运营、服务换股权等新模式。部署实施“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专项,支持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推进一批应用场景、示范推广类科技成果落地。举办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专利导航成果发布会等,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专利许可转让数量实现较大增长。建设高标准技术交易市场,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500亿元。



三、推进“四大工程”,支持科技企业培育壮大

7.加快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积极推进“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完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属性强、成长速度快、在细分领域领跑的科技型企业。力争全年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万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小升规”企业7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上市(过会)科技型企业10家。

8.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发挥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作用,积极打造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碑林环大学创新街区、环长安大学城梦想小镇、环陕理工创新产业园等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培育建设5个省级大学科技园,新建30个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10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支持总窗口建设秦创原创业学院,推动秦创原发展公司建设公共孵化服务平台,完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孵化服务体系。

9.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作用。推动实施“链长制”,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链主”企业。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强省属企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提升国企创新中心功能,鼓励省属企业以新增项目投资、研发投入和基金投资等形式落地总窗口。

10.优化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持续实施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增量奖补项目,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奖补政策,推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加强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推进各类资源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通过研发服务补贴、科技创新券、小微企业服务补贴券等形式支持中小企业购买创新服务,服务企业数量超过10000家。



四、促进“两链”深度融合,加速延链补链强链

11.加快培育建设重大创新平台。集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全力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国家超算西安中心、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建设。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筹建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建5个共性技术平台、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四主体一联合”校企研发平台、30个企业技术中心。落实“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深化校企、校地合作,支撑服务500家企业创新发展。

12.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重点产业链和战略新兴产业,推进实施10个“两链”融合重点项目、企业联合专项和厅市联动重点项目,发布一批科技项目“揭榜挂帅”重点课题,努力解决“卡脖子”技术瓶颈。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产业链核心技术产业化项目和700个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认定一批重点新产品和工业精品,促进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研制和推广应用。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提升专利创造质量,力争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8%以上。

13.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延安、商洛等升建国家高新区,促进省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县(区、市)申建3—5家省级高新区,认定一批省级特色专业园区,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培育5个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五、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区域人才高地

14.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广“校招共用”引才引智模式,聚焦重大科技工程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实施好三秦英才引进计划、秦创原引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专项,支持引进200名产业发展急需人才。新建和认定20个引智基地、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引智服务站等引智服务平台,组织实施一批高质量外国专家项目,采取多种灵活方式柔性引才,支持与海外人才开展联合攻关或技术合作500人次以上。

15.梯队培育科技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三支队伍”,组建300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培训科技经纪人500人次,加大创新创业导师等“新双创”人才培育力度。实施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人才攀登行动、国企人才强基行动等,构建完善创新人才梯次培养体系,培养1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0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50名青年科技新星和50支科技创新团队。

16.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发挥秦创原人才大市场、国际人才港、人才集团等作用,推进总窗口建设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揭榜挂帅”“赛马”制、“军令状”制、科研经费包干制,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放权赋能。组建技术转移学院,推动技术转移相关领域专业学历教育,完善技术转移人才职称评定机制。推进外籍人才创业工作许可试点,建立健全外籍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六、完善科创服务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17.提升“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务功能。加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体系建设,组建创新促进中心战略联盟,建立完善秦创原科创服务标准,提升科创服务效能。持续扩充秦创原网络平台数据资源,提升“一网一端一微”应用平台功能,推动省级平台与各地分平台深度互联共享。提升秦创原发展公司市场化运作水平,加强“秦创原”品牌管理,制定秦创原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认证标准,建立转化成果池、项目孵化池、股权运营池,完善“秦创原e站”“e起创”“e起向未来—合伙人计划”等多层次全要素服务体系。

18.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西安创建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加强秦创原资本大市场、首贷服务中心等建设,完善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征集和服务对接机制。鼓励银行、投资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合作,开展‘贷款+外部直投’、投保贷结合等模式创新,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信用贷款规模。发挥秦科贷、工信贷、再贷款配套风险补偿金作用,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发挥陕股交科技创新专板作用,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开展合格境外投资者境内投资试点和私募基金工商登记试点,推进私募基金增量扩容。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

19.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成果转化、检验检测、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科技服务业示范机构认定工作。鼓励高校、院所、企业专设技术转移机构,支持科技中介、法律、会计、资产、融资等机构开展科技服务。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援助站等作用,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强化秦创原战略研究院作用,加强高水平智库决策支撑和智力服务。



七、凝心聚力协同联动,提升秦创原建设整体效能

20.加强统筹协作。完善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加强统筹领导、组织推动和督促指导。各成员单位要加强联系、密切协作、各负其责,凝聚工作合力。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结合实际出台一批有针对性的新政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组织协调,建立重点任务清单和工作台账,及时修订更新政策包,加强沟通协调、监测考评,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21.狠抓任务落实。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建立“四个重大”项目化任务清单,以重大项目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持续更新理念、转变作风、强化担当,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22.强化开放合作。加强与中关村、张江高新区、苏南自创区等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促进人才交流、技术对接和成果转化。全力打造秦创原发展论坛高端品牌活动,办好用好丝博会、农高会、欧亚经济论坛、陕西科创会、硬科技大会等,务实高效举办陕西—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招商活动,引进一批高质量项目。

23.营造良好氛围。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评选表彰一批在秦创原建设中作用发挥显著的优秀企业家、民营企业、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深入挖掘秦创原建设和“三项改革”的典型案例,加大对创新模式、示范机构、专业人才等的宣传推广力度,营造以点带面、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引导全社会参与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分享至